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解决疼痛,第二是恢复功能。是保髋、延髋还是置换,首先看年龄。其次要衡量实际疼痛,以行走能力来判断,如果走不了500米,说明疼得比较重。最后,能不能伸直是判断关节变形严重程度的指标。
本期访谈嘉宾:冯鹏程
主持人:进行髋关节置换后,能够恢复如初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术后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吗?
冯鹏程:绝大多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术后经过康复训练,基本都能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因为这些病人的髋关节病变主要发生在股骨头和髋臼两个骨性部分,但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仍然是正常的。所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将已经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和髋臼替换成基本接近正常结构的人工关节,然后与正常的肌肉韧带一起就能发挥正常的髋关节功能。
主持人:人工关节能用多少年?年轻患者以后还得再换一次关节吗?
冯鹏程:受到材料、手术技术、术后活动方式及活动量等因素的影响,人工关节确实有使用年限。但是随着近年人工关节的材料、手术技术及制造工艺的改进,其使用年限已经大大提高。目前应用的材料最长使用年限理论上可达到40年以上。因此,对于年轻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主持人:手术后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概率高吗?
冯鹏程:术后出现两条腿不等长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手术本身造成的,即手术将一条腿做长了。但由于现在手术技术已经大大提高,尤其是手术中有专门的器械能够提示医生是否出现下肢不等长的现象,进而在术中就可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手术造成双腿不等长的现象基本可避免;
第二,手术后实际上两条腿是等长的,但很多患者因为长期的髋关节病变,已经习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走路方式。术后两条腿突然等长了,但是患者走路时骨盆倾斜的姿势没有调整过来,术后早期下床走动时,反而会感觉一条腿变长了。但这只是一种感觉,随着术后的康复锻炼,倾斜的骨盆逐渐恢复到水平位置,这时双腿不等长的感觉也会逐渐消失。
主持人:手术后还会感到疼吗?
冯鹏程:由于髋关节在人体中所处的部位较深,所以,患者对手术本身带来的疼痛会比较模糊,而且这种术后疼痛基本不会影响康复锻炼。
主持人:髋关节置换后,会不会有些动作做不了了?以后还能运动吗?
冯鹏程:对于大多数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来说,进行髋关节置换后,功能状态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像深蹲、穿袜子、坐矮凳子、系鞋带、盘腿等需要髋关节深度屈曲的动作,在术后六周甚至三个月内,最好不要做。在这段康复期内做这些动作,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脱位。而等到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基本的日常生活将不受到影响。
主持人:髋关节置换后,能够过安检吗?能够做MR检查吗?
冯鹏程:现在使用的人工髋关节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融性非常好。而且这些材料都是不带磁性的,因此,髋关节置换后能够过安检,也能做MR检查。
主持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大手术还是微创手术?
冯鹏程:人工髋关节置换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手术技术大大提高,手术工具也得到极大改善。虽然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但真正手术时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换完关节,造成的创伤也非常小,术后切口在10公分左右。
当然,目前也有一些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微创技术,但髋关节置换的微创手术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仍较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还需更多的长期随访数据和深入的探讨。
而对于医生或者患者来说,并不需要拘泥于手术是微创还是开放的,将假体安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角度以及获得很好的稳定性,保证长久而安全的使用才是手术的关键。
主持人:手术成功率高吗?风险大吗?可能会有哪些风险?
冯鹏程: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早期成功率非常高。当然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术后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等。但医生会在手术前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此,这类问题的发生率非常低。
主持人:手术要住院多长时间?术后多久能下地?
冯鹏程:在我们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一到两周,年轻患者五天就能出院。由于现在采用的假体与骨头之间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固定效果均不错,因此,在术后第一到两天,我们就会让患者下地。
|